可能你會問,到底部落格能夠為我們賺到多少錢?我認識兩位在香港的朋友,他們合作經營一個以podcast為主的部落格,每個月收到的贊助費大約是港幣50K。

LifeType原 名pLog,但亞馬遜公司早於2003年初已經在美國註冊了Plog這個商標,甚至比SourceForge上的pLog專案出現的早。所以在2005年 時亞馬遜公司希望pLog能改名字,並且把這個名字歸還給亞馬遜公司來使用。於是pLog於2005年更名為 LifeType。

LifeType是 在2003年2月由專案創始人Oscar Renalias所建立的,他原來建立這個專案的目的只是因為他需要一個簡單的環境能來管理他自己的網站。在那時候其實他並不知道什麼是網誌,但是初期的 專案其實已經具備有網誌的雛形了。幾個禮拜後,另一個共同專案創始人Francesc,建議乾脆以這樣的基礎來建立一個多用戶與多網誌的平台。看起來似乎 是個不錯的想法,所以幾個月後就在2003年9月2日釋出了pLog 0.1版。當初的一些功能,目前都還是留在LifeType專案的核心當中。

優點:

theangelx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甚麼我鼓勵大家利用部落格賺錢呢?原因很簡單,既然花不少時間寫部落格,未何不在同一時間裡,賺一點點外快呢?如果做的好,很可能代替你正職的收入呢!

Tattertools/Textcube是韓國開發的部落格平台。說它是韓國的Wordpress,一點都不為過,因為Tattertools/Textcube是最多韓國人使用的平台。

2004年宣佈開發Tattertools。
2005年推出Tattertools 1.0版。

theangelx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甚麼一個適當的平台那麼重要呢?因為平台就是我們部落格基礎,沒有堅固的基礎,怎樣在上面建立千秋萬代的事業呢?轉換平台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文章不能順利過渡到新的平台,就等於重新設立一個新的部落格,一切從頭來過。

上一篇跟大家分享了Blogger.com這個部落格平台,今天我要跟大家談一談,另外一個有名的部落格平台 - Wordpress

b2 cafelog是WordPress的前身,直至2003年5月,大約有2,000個網誌在使用。b2 cafelog的作者是WordPress的開發者之一Michel Valdrighi。WordPress 的首次出現就是來自於Matt Mullenweg和Mike Little合力創作的一個b2的分支版本。

2004年由於競爭對手Movable Type的公司Six Apart修改了軟體許可證條款,很多用戶遷移到了 WordPress,使得它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

theangelx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